搜索網上的市場調研報告,沒有搜索到專門于水環境監測傳感器的市場分析,可能因為市場太窄吧,沒有專業人員為該市場做專業的分析。那么我們從水環境監測傳感器上下游市場進行一次計算看下:
水環境監測傳感器最少應該涉及到兩個領域:智慧水務和環境監測
智慧水務
智慧水務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務技術的深度融合,充分發掘數據價值和邏輯關系,實現水務業務系統的控制智能化、數據資源化、管理精確化、決策智慧化,保障水務設施安全運行,使水務業務運營更高效、管理更科學和服務更優質。
2017-2020年中國智慧水務行業呈穩定增長態勢。隨著“十四五”規劃等相關政策出臺,2022年我國智慧水務將加快發展步伐。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,2022年中國智慧水務市場規模將達270.9億元。

智慧水務市場規模分析▲
智慧水務行業從產業鏈分析主要為智能硬件、軟件服務、系統集成三個部分

智慧水務產業鏈分析▲
由產業鏈和項目特點分析,可以推斷,智能硬件部分在智慧水務產業鏈分析中占比約40%左右。
水質監測市場
目前水質監測設備市場處于良性競爭狀態,沒有出現在水質檢測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廠家,市場呈分散化形態。
目前我國水質監測行業主要分為上游零部件供應商,主要提供水質監測儀器儀表所需要的傳感器及模組、電子器件及模塊等產品。
產業鏈中游為水質監測設備制造及服務商,目前水質監測設備生產商占據了中游大部分市場。水質監測設備生產商依靠自身的設備優勢、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,為客戶提供儀器儀表和相關服務,服務主要包含第三方水質監測檢測服務、水質監測運營服務和水質監測解決方案等。
產業鏈下游為水質監測設備使用者和服務群體,主要為國家各級環保部門、具有水質監測需求的企業和機構等。

《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(2020-2035年)》中指出隨著我國環境狀況的改善,水質監測逐步向水生態監測轉變。同時“十四五期間”將對水質監測網絡做進一步優化,例如國控斷面數量將從2050個整合增加至4000個左右。
隨著物聯網的發展,上游和中游的企業逐漸互相滲入。2020年,中國水質監測市場規模約為380億元。